哈尔滨交通设施厂家

哈尔滨道路标志标线施工单位带您了解彩色路面涂料

2019-04-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彩色路面涂料是由性能优良的环氧树脂,防老化剂、颜料、添料、助剂等,经特殊生产工艺调制而成。由特殊施工工艺涂装到路面上。本产品具有装饰路面、修补路面破损、延缓路面老化、防滑等多种功能。涂装彩色路面涂的道路,呈现出色彩滨纷,五颜六色的彩色道路。
一、目前我国道路现状
目前我国建造的道路,较常见的路面颜色。一种是黑色路面,取沥清砼作为主料,而成;一种是白色路面,取水泥砼建造而成。由于颜料添加量较大,造价高,又不能达到理想的彩色效果,因此,很难普及和推广。彩色路面涂料解决了目前我国道路色彩单一的问题,即在原有的路面上涂装一层彩色路面涂料,把路面变成多种色彩的道路,既美化了道路,又可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尤其是城市道路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彩色路面涂料作为一种装饰美化道路、修补路面缺陷、延缓道路使用寿命,防止车辆打滑等多种功能的产品,是全社会共同期待的。它的推广和应用将使我国的道路面貌和城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城市道路、学校校园、工厂厂区、宾馆庭院、、住宅小区等,应用彩色路面涂料,会变得豪华高贵、富丽堂煌。在公路上应用彩色路面涂料会减少因驾驶员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尤其是弯路、坡路彩色路面涂料良好的防滑性能会极大地降低车辆侧滑和缩短车辆刹车距离,保证车辆的安全驾驶。彩色路面涂料因具有独到的特点,因此,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二、产品作用与用途
1.道路装饰与美化
我国道路常见的路面颜色,一种是黑色路面(沥清砼路面);一种是白色路面(水泥砼路面)。这种路面色彩单一,达不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彩色路面涂料,可根据人们的需要,生产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将各种不同颜色的路面涂料铺装在路面上,即可把路面变成各种不同图案的彩色路面,装饰美化了道路和城市环境。
2.旧路面修补
道路投入使用后,多数路面3-5年后就会出现破损现象。如:水泥砼路面会出现裂纹、道路面层局部脱落等,使路面不平整,行车颠簸,路面不美观。沥清砼路面会出现裂纹、塌陷、凹凸不平等,不及时维护就会出现更严重的破损甚至翻浆,使车辆行驶困难。传统的道路维修周期长,成本高,维修后的路面平整度也不好,路面颜色不一,象贴膏药状,既影响道路美观又会使车辆行驶不平稳。尤其是水泥砼路面很难维修,如果翻修,周期更长,投入会更大。因此水泥砼路面出现路面破损,是所有者最头痛的难题。
彩色路面涂料能够很好地解决路面出现的各种缺陷,铺装后路面平整如新,同时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彩色路面,也解决了道路翻修成本高,周期长的难题。
3.减少交通事故
彩色路面涂料铺装在道路上,使道路变成多种色彩。驾驶员在行驶中路面颜色的交替变化会给驾驶员一种新奇感。外界条件的变化,驾驶员通过视觉条件反射刺激,中枢神经兴奋,使驾驶员疲劳度减轻。从而降低驾驶员因长时间疲劳驾车造成的安全事故。由于彩色路面涂料具有防滑性能,因此,可以减少车辆侧滑、缩短车辆刹车距离,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4.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彩色路面涂料,由于含有高性能环氧树脂和抗老化剂,因此,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传统的沥清砼路面,由于其材料和施工工艺技术所限,道路密实度不理想,加之路面长时间积水浸蚀。当道路基层含水量过大时,车辆的频繁碾压就会造成路面翻浆,从而使道路使用寿命缩短。道路铺装彩色路面涂料会防止积水浸透,杜绝道路翻浆,同时又装饰美化了道路。
综上所述,彩色路面涂料的普及与应用,会使我国道路面貌和城市道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延长道路维修周期,减少道路维护的资金投入,把我国道路的档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立法步伐
东北网3月19日电 16日,市交警支队邀请哈尔滨市知名交通专家和建委、规划、财政、城管、交通等多个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为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形势会诊把脉,深入分析并研讨解决哈尔滨市交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现状调查市区交通环境渐改观新交通矛盾不断出现
  哈尔滨市市区(不含阿城区)共有城市人口390万、机动车40万台(市区车辆30万台,驻军、武警、公安、农垦和每天外地进入市区的车辆10万台)、驾驶人70万人,建成区面积290平方公里,道路1840条,道路总长度1370公里,其中快速路75.8公里、主干路224公里、次干路237公里,机动车停车泊位8.5万个。
  哈尔滨市路网为两轴、四环、十射格局,其中四环高速路有70%建成通车,三环快速干道尚未开展建设。截至去年底,建成区内共有交通标志1.5万块、指路标志700块,交通护栏5.5万延长米,信号灯控路口353处,手触式行人信号灯50处,150处电子警察系统,160处电视监控系统。
  近年来,哈尔滨市市区交通环境有明显改观,但随着城市扩展,市区车辆、人口的增加,以及大量商业、行政、住宅的建设,新的交通矛盾不断出现。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拥堵点、段10处,事故多发点、段33处。
  问题剖析道路拥堵事故多发成为交通集中问题
  目前,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为部分路口、路段交通拥堵和事故多发。
  道路拥堵:“先天”不足“后天”人为
  ———市区路网不完善,断头路多,主干道间距大,致使一些主干道交通趋于或已经饱和,如东西大直街、霁虹桥;
  ———中心商业区交通吸引源过于集中,加之静态交通条件满足不了需求,造成人车混行,违法停车现象严重,如果戈里大街远大购物中心门前路段、东大直街松雷商厦门前路段等;
  ———重点学校、沿街饭店和一些政府机关由于缺少停车场,接送学生、就餐和办事的车辆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如一曼街继红校门前路段,嵩山路川友饭店路段等;
  ———一些路段商服非法占道严重,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雨雪恶劣天气及发生交通事故、坏车等情况;
  ———一些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事故多发:硬件不“硬”软件太“软”
  ———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哈成路、哈平路、迎宾路等城郊道路、松北区一些道路无路灯、无交通标志,一些道路还没有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很多通乡公路建成后无交通标识。
  ———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在车速比较快的进出城干道及过街人流比较密集的内环路、二环路及两轴道路上缺少行人过街设施,一些学校周边行人过街设施不完善。
  ———交通管理设施不完善。市区一些道路缺少隔离护栏、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对逆向行驶、违法掉头、争道抢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和防范。
  ———对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实施有效管控。哈尔滨市安装交通违法监控设施有限,加之现有警力不足,在无警时间、无警和无监控路段,一些酒后、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管控。
  专家共识继续开展畅通工程加快完善立法步伐
  与会专家纷纷对哈尔滨市交通提出建议和意见,其中,许多专家就进一步改善哈尔滨市交通提出具体建议。市综合整治办副主任刘清玉提出,把解决交通发展的问题上升到执政能力的高度,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应把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及相关配套建设。
  据了解,2000年以来,哈尔滨市实施的“畅通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近两年来,畅通工程却止步不前。许多交通专家认为,今年应继续深入开展“畅通工程”工作,并通过实施该工程,迅速形成政府统一谋划、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道路交通的良好氛围,并应进一步加大“畅通工程”专项资金投入,使哈尔滨市的“畅通工程”工作不断向一级管理水平迈进。
  停车问题是哈市一项重大问题,由于目前哈尔滨市没有出台停车场地方性法规,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停车场地方性法规,以规范静态交通秩序。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中心区停车、百姓居家停车及占道停车等问题。同时,应把停车场管理作为专题,纳入社会化管理,并对已经建成的停车场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和治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找准症结进行根治。哈工大教授刘景星提出,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规划进行战略性修订,使哈尔滨市交通规划更完善更合理。应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找出路网中的“盲点”,以点带面解决交通问题。
  市规划局副局长王炳忠还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对市民遵章守法意识的教育和宣传,重罚交通违法者,提高违法成本,让参与者树立自觉遵守法规的习惯。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对港田车、摩的等车辆进行长期有效治理。